志愿填报攻略:不同分数段考生的不同择校策略
填报志愿时,在海量信息面前怎样梳理思路,有什么步骤和方法?
1、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;
2、要圈定院校的范围;
3、要在此基础上,优选目标院校;
4、结合一定的政策,合理安排专业排序;
5、优化最终的方案。
怎样科学选择专业?按热门程度来选择财经类、电子信息类、计算机类、医药类有错吗?
从热门专业入手选择专业,是有其合理的一面。毕竟热门的专业像经济学、电子信息、医学、建筑学一直有比较大的需求量,社会有需求,那我们可能有更多的有机会切入到这个职业当中去发展自我。
但是不是说所有的考生的专业选择都是要追逐很热门的专业呢?不是这样的。我们还要理性地去思考,这个热门专业到底适不适合考生自己?有的时候就跟人的鞋子一样,院校看起来风不风光,专业学起来好和不好,只有自己知道。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,一定要看自己的能力和要学的那些课程,和未来要从事的事业是不是能够匹配上。
选择院校主要看什么?怎样合理定位到适合的院校范围?
高考分数就跟大家口袋里的钱可能是相似的。想要上到特别好的学校,也得衡量一下我的分数够不够?徒有一个愿望和梦想有点不切实际。现实看就要将自己的分数和前几年的数据对应到一起,结合一模、二模考试,有的学校还会有三模考试去做一个预案,在这样一个已知的分数范围内,看看能上到哪些学校?把可选择的高校划在一定的区域内。这个区域内你可能可以选择十几所,二十几所,甚至说你的范围特别宽,三十几所也是可以的。而在现在的时间段,更多就是要精简再精简。精简的核心是知道自己要什么,做一下梳理和排序。
不同分数的同学选择院校的策略有何不同?
我们通常按分数把同学分成四个模块,即高分考生、中高分考生、一本边缘的考生以及二本的考生,那么在填报志愿时策略是不大一样的。
以本科生为例,高分考生以2016年理科生为例,1000名以内,分数大概是在655分以上,这个批次的同学,选择的余地就很大,既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好的院校,也可以在这些院校当中选择一些比较优质的专业和热门专业,选择权利就大一些。
中高分的考生,以2016年理科生为例,600-650分,8000名以上,我们更看重的应该是211以上的这些院校,院校为主,那么我们可能把专业稍微放后一点,争取能进入这个211院校,或者是985院校。
专业录取采用哪几种录取原则?不同的录取原则如何进行专业排序?
现在专业的录取原则基本上是有三种:一种是分数优先;还有一些学校是专业优先;第三种就是分数级差。对于同学都是提出不同的要求。